雖說現在一年四季無時無刻都吃得到菜頭粿,但每逢年節時分,總讓這道傳統粿品格外引人,或許是當令菜頭正甜美,加上「好彩頭」的新年祈願慰人心!
冬天是菜頭(白蘿蔔)盛產的季節,便宜又好吃,不論是與排骨一起燉湯、或是紅燒滷煮,都讓人垂涎欲滴。由於菜頭與「彩頭」諧音,傳統認為吃菜頭就會有「好彩頭」,因此每到過年,餐桌上就少不了菜頭粿的身影。
昔日農業社會,家家戶戶都要自己炊粿以迎接新年;進入工業時代,生活相對緊張忙碌,許多人未必有時間、心思準備,只好買現成的來應應景;像是我母親,家裡經營理髮廳,她都要忙到除夕晚才能休息。一直到我嫁作人婦,才從婆婆身上學到了製作菜頭粿的手藝。
當令菜頭 平實粿中現美味
傳統做粿,必須靠自己動手將泡好的在來米磨成米漿;現在則方便許多,只要到超市買包在來米粉就能輕鬆解決。至於菜頭由於「對時」(台語,意即當令),怎麼買都好吃,中等大小買個四條、加上些許乾香菇,就可做出一大盤的菜頭粿,全部材料加起來也不出一百元,比起菜市場小小一塊就要七、八十元,划算多了。而且,因為是自己製作的,用料自然很大方,每一口都吃得到蘿蔔絲,不像有時外頭採買的,只吃得到粉漿。
婆婆吃素,做菜頭粿時,她會加很多胡椒粉來提味,使得風味格外不同,雖然不像港式蘿蔔糕放入臘肉、油蔥酥、蝦米及香菇等那麼花俏、豐富的配料,卻更能吃出菜頭的清香甜美。
菜頭粿的吃法,可以煮湯變成粿仔湯,也可以乾煎;記得準備一只不沾鍋,才能煎出黃黃酥脆的表皮,如果粿本身的味道夠,甚至不用沾醬都很好吃。對我來說,則只要一瓶西螺的黑豆醬油就夠了,因為自製的足料菜頭粿,蘸著純釀造的鹹甜醇香,不啻是「人間美味」,可口好吃極了。